4种培养基和8种农药对蜡蚧蚧轮枝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摘要
在25℃条件下,测定了4种培养基和8种农药对蜡蚧蚧轮枝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葡萄糖和查氏培养基最适于菌丝生长和产生分生孢子。所有供试农药对蜡蚧蚧轮枝菌菌丝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代森锰锌的抑菌率高达100%,其次为代森锌、百菌清及敌敌畏,再次为氯氰菊酯和阿维柴油,链霉素和氟虫腈腈的抑菌率最低。
蜡蚧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轮枝菌属,是一种地理分布和寄主范围均比较广泛的昆虫病原真菌和植物病原菌的重寄生菌。目前,西欧、苏、美等许多国家对该菌已有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已用于害虫的生物防治。在我国,蜡蚧蚧轮枝菌于1959年台湾省曾有记载。此后贵州、广州、湖南、北京等相继发现该菌寄生于蚧蚧类、蚜蚜类、蛾类、步行虫等昆虫。我国对蜡蚧蚧轮枝菌的研究起步较晚,多见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紫外线对蜡蚧蚧轮枝菌原生质体的诱变效果、温度和营养对蜡蚧蚧轮枝菌生长发育的影响、生物学特性、发酵培养及其影响因子及对害虫的致病性及防治应用。目前,化学农药仍然是防治农业病虫害的主要手段之一,协调好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关系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李振等比较了28种农药对蜡蚧蚧轮枝菌生长发育的影响,但农药的更新换代很快。因此,本文在研究不同培养基对蜡蚧蚧轮枝菌生长发育的基础上,测定了目前几种常用农药对蜡蚧蚧轮枝菌的影响,以期为协调使用蜡蚧蚧轮枝菌和化学农药提供必要的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供试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玉米粉培养基、查氏培养基和燕麦片琼脂培养基。
1.1.2供试药剂(表1)
表1供试药剂及稀释倍数
1.2方法
1.2.1菌落生长速度及产孢量的测定
用涂布法将菌株接种于PDA平板,在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6d后,用直径为7mm打孔器取相同大小的菌饼,分别接种于PDA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查氏培养基、燕麦片琼胶培养基的平板中央,每处理重复3次,并将其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连续观察6d,每日定时测量菌落的直径,第6d测定产孢量。
1.2.2农药对蜡蚧蚧轮枝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先将8种农药分别配置100倍稀释液,然后按照常规田间推荐使用浓度(表1),分别移取一定量的稀释药液与100mL已溶化的PDA混匀,制成含药PDA平板待用。然后用直径7mm的打孔器移取已培养4d的菌块接种至平板中央,倒置于25℃培养箱内培养。每个处理4次重复,以不含药的PDA平板为对照。每天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测量其直径,测量7d。同时,以第7天的菌落生长直径作显著性检验,并求出各种药剂的抑菌率。
抑菌率=(对照平皿菌落直径一加药平皿菌落直径)/对照平皿菌落直径x100%。
2结果与分析
2.1蜡蚧蚧轮枝菌在4种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
由图1可看出蜡蚧蚧轮枝菌在接种1d后,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其次为查氏培养基,而在其他两种培养基增长不明显;第2天和第3天在查氏培养基上生长最快;第4~6天在PDA和查氏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其次为玉米粉培养基,最次为燕麦片培养基。以接种后的天数为自变量,以菌落直径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呈极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表2)。根据其斜率值的大小可知4种培养基上菌落的生长速率大小依次为查氏>PDA>玉米粉>燕麦片。
表2蜡蚧蚧轮枝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速率的回归分析
2.2蜡蚧蚧轮枝菌在4种培养基上的产孢量
由表3看出,蜡蚧蚧轮枝菌在查氏和PDA培养基上产孢量远远高于在玉米粉和燕麦片培养基上的产孢量(p<0.01),说明查氏和PDA培养基比玉米粉和燕麦片培养基更适合蜡蚧蚧轮枝菌分生孢子形成。
表3蜡蚧蚧轮枝菌在4种培养基上产孢量1)
1)同列数据后具有不同大小写字母者表示在0.01和0.05水平有显著差异。
2.3农药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以第7d的菌落直径作显著性测验表明(表4),8种农药均与对照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供试的各种农药对蜡蚧蚧轮枝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不同,其中杀真菌剂一代森锰锌的抑菌作用强,抑菌率高达100%;其次为杀真菌剂一代森锌和百菌清及有机磷杀虫剂一敌敌畏,抑菌率在50%以上;再次为杀虫剂一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杀细菌剂一链霉素和杀虫剂一氟虫腈腈的抑菌率最低,分别为11.6%和13.39%。
表4农药对蜡蚧蚧轮枝菌菌落生长的影响
同列数据后具有不同大小写字母者表示在0.01和0.05水平有显著差异。
3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马铃薯葡萄糖和查氏培养基最适合蜡蚧蚧轮枝菌生长和产生分生孢子,这与李国霞等的结果基本相同。关于化学农药对昆虫病原真菌的影响,许多学者认为杀真菌剂比杀虫剂和除草剂更大,是因为杀真菌剂能直接作用于真菌。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几种农药在常规浓度下对蜡蚧蚧轮枝菌的抑制作用,总趋势以杀虫剂对蜡蚧蚧轮枝菌的抑菌率要小于杀真菌剂,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敌敌畏的抑菌率达58.04%,和杀真菌剂具有同样大的抑菌作用。这与李振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一有机磷农药的抑制作用较强。由于代森锰锌、百菌清、代森锌等杀真菌剂的抑菌作用较强,因此,在温室蜡蚧蚧轮枝菌流行期间不提倡使用杀真菌剂。
相关新闻推荐
1、优化培养基配方减少无机硒对粗毛纤孔菌的抑制作用,同时提高富硒菌丝的产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