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客网楼风信信息论坛2025,一品楼免费信息,小红楼论坛资料大全最新版本更新内,南京sn桑拿论坛

欢迎来到BioSense网站!

热线:021-66110810, 66110819

手机:13564362870

浒苔多糖降解微生物采集、分离、筛选、鉴定及生长曲线测定(三)

来源: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发布时间:2025-06-04 15:15:58 浏览:109 次

2.3菌株多糖底物分析及浒苔多糖降解菌的筛选

用BIOLOG对Alteromonas confluentis A1-6及3株黄杆菌Polaribacter marinaquae A2-2、Cellulophaga lytica aA-7和Maribacter dokdonensis aA-9的碳源利用谱进行了检测,结果见表3。从表3可见,在PM2A板的碳源底物中,4株菌都能利用果胶(Pectin);除Polaribacter marinaquae A2-2外,其他3株菌都能利用糊精(Dextrin);只有Cellulophaga lytica aA-7可以利用硫酸软骨素C(Chondroitin Sulfate C)。4株菌都不能利用甘露聚糖(Mannan)、明胶(Gelatin)、菊粉(Inulin)、环糊精(α-/β-/γ-Cyclodextrin)、糖原(Glycogen)。


2.4菌种生长曲线的测定


为了进一步检测筛选的菌株对浒苔多糖及其他碳源的利用情况,挑选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confluentis A1-6(图3(a)和黄杆菌Algibacter lectus S7(图3(b))2株菌进行生长监测,并绘制了菌株Algibacter lectus S7(图4)和Alteromonas confluentis A1-6(图5)在添加了不同碳源的2216E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

图3(a)为γ变形菌门的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confluentis A1-6的菌落形态,其菌落呈乳白色,全缘,菌落表面湿润光滑,光泽度好。图3(b)—图3(e)分别为拟杆菌门的黄杆菌Algibacter lectus S7、Polaribacter marinaquae A2-2、Cellulophaga lytica aA1-7和Maribacter dokdonensis aA1-9的菌落形态,可见其菌落均呈橙色或黄色,全缘,表面湿润光滑。其中菌株S7和A2-2菌落形态和颜色相似;菌株aA1-7菌落更为湿润且呈现微弱的绿色荧光;菌株aA1-9菌落颜色为浅黄色。

菌株S7在不同碳源2216E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如图4所示,黄杆菌Algibacter lectus S7在葡萄糖、半乳糖、浒苔多糖、木聚糖及蔗糖中的生长较对照组明顯增强,说明菌株S7可以利用这些糖作为碳源生长。这些碳源中葡萄糖、半乳糖为单糖,蔗糖为二糖,浒苔多糖和木聚糖为多糖,说明菌株S7能分解利用浒苔多糖和木聚糖。菌株在乳糖、果糖、可溶性淀粉中的生长曲线在对照组之下,可见菌株S7对乳糖、果糖、可溶性淀粉几乎没有利用,同时菌株在糊精、明胶及麦芽糖中的生长与对照差不多,无明显生长,说明菌株S7不能利用这些碳源。重点对比木聚糖和浒苔多糖,可以看出菌株S7对木聚糖的利用曲线在浒苔多糖曲线之下,但相差不大,可以猜想菌株S7对浒苔多糖的降解可能是作用在与木聚糖结构相似的木糖单体上。简而言之,菌株S7能利用浒苔多糖、木聚糖、半乳糖和蔗糖,但不能利用可溶性淀粉、糊精、麦芽糖、明胶、乳糖和果糖。

菌株Alteromonas Confluentis A1-6在不同碳源2216E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如图5所示。与对照组相比,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confluentis A1-6除了在明胶和果糖中无明显生长外,其他碳源中都有生长,说明交替单胞菌A1-6对碳源的利用较黄杆菌S7更具有广谱性。其中对浒苔多糖、半乳糖和糊精的利用最明显,以这些碳源作底物,菌体的生长情况较其他糖类物质作底物时更好。菌株A1-6不能利用明胶和果糖,可以利用葡萄糖、浒苔多糖、半乳糖、乳糖、木聚糖、蔗糖、可溶性淀粉、麦芽糖和糊精。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菌株Alteromonas confluentis A1-6和黄杆菌Algibacter lectus S7都可以利用浒苔多糖进行生长,且生长情况较好。同时,生长测试实验中所选取的糖类碳源并不是都能被菌株A1-6和S7利用,这说明不同菌株对于碳源底物的利用是有选择性的。菌株的碳源利用谱越广,则菌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能占据更多的生态位。这可能是Alteromonas confluentis(菌株A1-6)可以同时在广西北海和山东青岛2个采样地都分离到的原因之一。



相关新闻推荐

1、微生物计数:从显微镜视野法到μCount3D微生物立体计数仪的转换

2、模拟失重条件下大肠埃希菌转录组测序、差异基因及富集分析结果(二)

3、快速药敏检测方法、发展现状|拉曼光谱在RAST领域中的应用(二)

4、不同乙醇、乙酸、氯化钠、浓度对小米醋发酵过程中醋酸菌生长曲线的影响(二)

5、鸡印第安纳株沙门菌生长、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研究(三)